羹饭

羹饭,中国民间秋祭供品。曾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夏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各家备新收的谷物供奉祖先,行秋祭礼,以告祖先秋成,届时以新收的米或谷,杂以新收的瓜果,煮成粥敬献,名为“羹饭”。

基本介绍

gēng fàn

1、羹汤和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liú]马歌辞》:“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唐韩愈《山石》诗:“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lì]亦足饱我饥。”

2、羹饭特指祭奠死者的饭菜。《水浒传》第二六回载:“武松叫士兵去安排羹饭。武松就灵床前,点起灯烛,铺设酒肴。”清人小说《何典》第三回亦有相关描述:“那棺材已歇在棚中。形容鬼处分把羹饭摆好。”除羹饭外,中元节祭祖的核心供品还包括酒茶、水果、糕点等类别。其中,酒茶象征对逝者生前嗜好的延续及“以礼相待”的孝道文化;时令水果如苹果(寓意平安)、橙子(寓意心想事成)等寄托思念与祈福;糕点与水果搭配寓意“阴阳调和”;鲜花(如白菊、黄菊)则是现代文明祭祀的雅致选择。

参考资料

羹饭.汉典.201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