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Variable Capital)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由卡尔·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提出。它指的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与不变资本相对,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会发生量的变化,因为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因为它是通过对劳动力的购买和使用来创造剩余价值的。

划分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基于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价值变化。

由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构成。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被消耗,但其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

不变资本的价值在进入生产过程前已经确定,即生产这些生产资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即使生产资料的价值可能因技术进步或市场变化而变动,这种变动发生在生产过程之外,不影响其作为不变资本的性质。

指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资本部分。

劳动力的价值通过工资支付给工人,并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费掉,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

工人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改变生产资料的物质形态并转移其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包括补偿劳动力价值的等价和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

卡尔·马克思通过这种划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强调了劳动力在价值创造中的独特作用,以及资本家如何通过剥削劳动力来获取剩余价值,并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阐明了剩余价值并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劳动力创造的,从而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完善和科学。这一理论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及其内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可变资本.mbalib.2024-09-25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博客园.2024-09-25

2019考研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新东方考研网.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