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动画,又称动画艺术短片,是一种区别于商业动画的动画形式。其特点是短小精悍,注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而非故事情节的叙述。非主流动画以其多样性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广泛的受众。
历史沿革
非主流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初,当时华特·迪士尼的卡通动画成为了动画的主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主流动画在形式、内容、风格和地域等方面都有了全面的发展。尽管不像商业动画那样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大量的观众,但它自成一体,成为各大电影节的重要奖项之一,尤其是受到动画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特点
形式多样
非主流动画的制作不受集体创作的限制,创作者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这种动画形式强调独立构思、设计和制作,因此更具独立性和原创性。随着技术和文化的不断发展,非主流动画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表现丰富
非主流动画的短片长度较短,因此创作者更加注重在短时间内传达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他们将多年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经验融入短片的创作中,采用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主题和主要内容,通过流畅的镜头传递细腻的情感,使用独特的构图和色彩构成勾勒情绪的波动,借助细节的处理完成对心灵的刻画。
富含哲理
非主流动画的主题和风格与商业动画截然不同。它们可能来源于个人经历,也可能包含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社会弊病的揭露。这些短片通过独特的意蕴和新颖的内容,展现了创作者的理性与非理性世界。
制作方法
手绘动画
手绘动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水彩、水粉、水墨、油画、版画、铅笔、蜡笔、钢笔、粉笔等。它可以平涂、晕染或擦拭,创造出朦胧的效果,展现形式自由开放。
偶动画
偶动画的制作手法更为丰富,包括木偶、泥偶、布偶、塑胶偶、海绵偶、毛线偶等。它们可以模仿人类或动物的动作,甚至能够完成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夸张动作。
国际影响力
非主流动画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例如,2000年在昂西动画节上获得国际影评联合会奖的动画艺术短片《媒体》,通过近乎荒诞的手法,讽刺性地表现了媒体对人类的负面影响。此外,还有一些短片如《赋格曲》、《走钢丝的演员》和《少妇和大提琴》等,其艺术手法和思想与当时的艺术思潮和流派紧密相关。
我国现状与发展
在中国,非主流动画的发展相对滞后,但在文化多元化进程中,国家对动画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动画艺术短片的发展得到了认可。中国中央电视台动画片部在2001年至2002年间完成了多部动画短片,并参加了国际儿童电影节,显示了中国动画业的美好前景。
参考资料
动画短片之艺术短片创意的技巧.doc.原创力文档.2024-11-26
非主流动画片是指那些在形式表现和内容追求上完全不同于主流的动画片,但长度上却相当的影片。.上学吧.2024-11-26
动画片的分类.哔哩哔哩.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