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褶伞(拉丁学名:Chlorophyllum molybdites),别名青褶环伞、铅绿褶菇、绿褶菇、摩根小伞,为蘑菇科青褶伞属植物。大青褶伞分布于中国陕西省、福建省等地,生于林中、林缘草地、草坪等地。主要以小型群落生存,其主要生长期为3-12月份。
大青褶伞子实体大,白色。菌盖直径5~30cm,半球形,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幼时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菌盖部菌肉白色或带浅粉红色,松软。菌褶离生,宽,不等长,初期污白色,后期呈浅绿至青褐色,褶缘有粉粒。菌柄长10~28cm,直径1~2.5cm,菌柄菌肉伤处变褐色,干时有香气。
大青褶伞外形特征与高大环柄菇相似,明显区别是后者菌褶白色,可食用。大青褶伞内含肝脏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以及溶血性贫血毒素。食用后潜伏期30分钟至3小时,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当毒素排出并经适当对症治疗后,患者通常在1-2天内即可恢复,病程较短且预后尚好。误食后应迅速进行催吐等自救措施。预防毒蘑菇中毒,应遵循不买、不采、不食野生蘑菇原则。
形态特征
大青褶伞子实体大,白色。菌盖直径5~30cm,半球形,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幼时表皮暗褐色或浅褐色,逐渐裂为鳞片,顶部鳞片大而厚,呈褐紫色,边缘渐少或脱落,菌盖部菌肉白色或带浅粉红色,松软。菌褶离生,宽,不等长,初期污白色,后期呈浅绿至青褐色,褶缘有粉粒。菌柄圆柱形,长10~28cm,直径1~2.5cm,纤维质,表面光滑,污白色至浅灰褐色,菌环以上光滑,环以下有白色纤毛,基部稍膨大,内部空心,菌柄菌肉仿处变褐色,干时有香气。
分布范围
大青褶伞分布于中国陕西省、福建省、海南省、广东省、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川省、河南省等地。澳大利亚、比利时、伯利兹、巴西等地也有分布。
产地生境
大青褶伞夏秋季生于林中、林缘草地、草坪、花盆、农田、菜地,甚至是路边的泥土堆或垃圾堆旁。
生活习性
大青褶伞以小型群落生存。其主要生长期为3-12月份,集中出现在6-10月份。
菌种毒性
中毒症状
大青褶伞内含肝脏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以及溶血性贫血毒素。食用后潜伏期30分钟至3小时,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肠痉挛、腹泻,患者可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当毒素排出并经适当对症治疗后,患者通常在1-2天内即可恢复,病程较短且预后尚好。但在严重病例中,可能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急救措施
防护策略
野生蘑菇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毒性也千差万别,许多毒蘑菇即使晒干或者高温烹煮后,其毒性依然不会减弱。有毒野生蘑菇与可食用野生蘑菇在外观上往往极为相似,甚至专业的菌类专家都难以准确辨别。因此,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并不可靠。预防毒蘑菇中毒,应遵循不买、不采、不食野生蘑菇原则。
近种区别
大青褶伞外形特征与高大环柄菇相似,明显区别是后者菌褶白色。高大环柄菇(Macrolepiotaprocera(Scop.) Singer)子实体大型,菌盖直径8至25厘米,幼时卵形,后平展,中部凸起,污白色至淡褐色,被锈褐色棉絮状鳞片。菌柄长15至40厘米。菌环膜质,位于柄上部,易脱落。夏秋季单生于林中及路边地上,可食用。
参考资料
The Green-Spore Poison Parasol Mushroom, Chlorophyllum molybdites.EDIS.2025-07-08
大青褶伞,雨后的“美丽陷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07-04
Chlorophyllum molybdites (G. Mey.) Massee.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5-07-04
Chlorophyllum molybdites.colfungi.2025-07-08
离我们最近的毒蘑菇 ——大青褶伞.淮北日报.2025-07-08
大青褶伞 _中国绿色时报电子报.中国绿色时报.2025-07-08
湖湘自然历丨一颗就能饱餐一顿的蘑菇有多大.今日头条.2025-07-04